· 诚至信 网址:www.czxtax.com
6、代收水电费是否需要视同销售有个租户跟我公司签订了租赁合同,但是这栋楼的物业公司并没有给我公司开具水电费的发票,我们是不是就不能提前开销售水电费的发票?我公司没有物业这块经营范围,按12366的说法,房地产公司只能按照视同销售的方法开具发票,这样的情况,是不是让租户和原本楼宇的物业公司结算比较合理呢?
答:如果该水电费发票是以贵司名义开具的,贵司该种行为属于转售水电费,应按照销售水电申报纳税。无论物业公司有没有向贵司开具发票,只要实际发生了贵司都可以给租户开具发票;但如果该水电费由物业公司名义开具,贵司以物业公司开具的发票向租户收取水电费并将水电费交还给物业公司则不需要缴纳增值税。而贵司在收取水电费过程中并不以此为盈利,纯属一个代收行为,公司还因此产生额外的税费及其他成本,建议租户和原本楼宇的物业公司直接结算比较合理。__________相关规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附件1《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第三十七条销售额,是指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另有规定的除外。价外费用,是指价外收取的各种性质的收费,但不包括以下项目:(二)以委托方名义开具发票代委托方收取的款项。
7、房地产开发企业以现销方式销售现房还需要预缴增值税吗?我公司属于房地产企业,以现销方式销售现房还需要预缴增值税吗?
答:房地产开发企业采取预收款方式销售商品房,须在收到预收款时预缴增值税。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以现销方式销售现房不需要预缴增值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附件2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财税〔2016〕36号)第一条第(八)第9小项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采取预收款方式销售所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在收到预收款时按照3%的预征率预缴增值税。————相关规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附件2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财税〔2016〕36号)第一条第(八)第9小项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采取预收款方式销售所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在收到预收款时按照3%的预征率预缴增值税。
8、小规模建筑公司异地施工预缴增值税问题我们是小规模纳税人,到外地施工金额大概在5万元,该季度收入不会超过30万元可以享受免税政策,我们还需要预缴增值税吗?
答:小规模纳税人在预缴地施工月销售额不超过10万元的无需预缴税款。详情可以结合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4号的相关条例判断。__________相关规定:《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政策有关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4号)
六、按照现行规定应当预缴增值税税款的小规模纳税人,凡在预缴地实现的月销售额未超过10万元的,当期无需预缴税款。本公告下发前已预缴税款的,可以向预缴地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
9、房地产企业预缴增值税房地产企业收到预收款,如果开具不征税发票能免除预缴增值税税款义务吗?
答:房地产企业收到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预收款时,开具不征税发票,是为了解决房地产开发企业预收款开票和增值税纳税义务的矛盾,为购房者开具不征税发票实际目的是为了提供收款收据,便于办理相关贷款等手续,并非是免除房地产企业预缴增值税税款义务的依据。应预缴税款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应预缴税款=预收款÷(1+适用税率或征收率)×3%__________相关规定:《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增值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18号)第十一条应预缴税款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应预缴税款=预收款÷(1+适用税率或征收率)×3%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按照11%的适用税率计算;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按照5%的征收率计算。
10、跨省提供劳务发票开具问题?跨省提供劳务(装卸类),发票在注册地自行开具(一般纳税人)或到注册地主管局代开(小规模)即可,不用到劳务发生地代开专用发票吧?相关文件?
答:根据财税[2016]36号附件1:《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第四十六规定,“增值税纳税地点为:(一)固定业户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根据这条规定,企业应在机构所在地(税务登记所在地)申报缴纳增值税,虽有部分行业根据税源地原则要求在业务发生地预缴增值税,但是营改增以后,增值税申报纳税都最终在税务登记地完成。
因此,装卸搬运服务应在税务登记地主管税务机关申请自开发票或者代开发票,不在业务发生地开发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诚至信财务咨询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注:国家税法、政策每年或有变动,实际应用请注意时效,仔细辨别谨慎对待。